我是「意外得來的拉囡」,所以和我哥差了9歲。在我成長的記憶中。我哥沒有什麼鳥我,主要也是因為一個男生,帶著一個稚嫩的妹妹大概也不會很威水。我小學他中學,我中學他大學,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,在他眼中我永遠只是個矮一截的妹妹。

一直到我們都出社會,分別經歷了人生的至低點,大概才發現:「啊!原來當爸媽不在的時候,這世界只有這個人會一直為我付出。」這樣,兩人才開始走在有交集的軌道。

爸爸走了之後,哥哥偶爾會傳來一些照片告訴我說,這些以前爸爸負責的活,現在輪到他要弄,但他怎麼樣都弄
我嘴巴是鳥他:「看吧,爸爸還在的時候你不好好學,這些根本就不該是爸爸操心的啊。現在你知道爸爸不輕鬆吧。」

鳥是鳥,但我知道如果爸在,還是他會選擇修修水喉啊、弄弄門鎖。這些大概是他僅有可以在孩子面前耀武揚威的時刻。

我和我哥鬥嘴是可以沒日沒夜的,但畢竟同一個工廠產出,心思其實都一樣。

我懂他的脆弱,他懂我的逞強。我們知道彼此最柔軟也不可冒犯的底線,就是父母。

爸爸走了之後,哥哥頭髮也白得更快了(畢竟MCO還是不能出去染髮的啊)。雖然我每天埋怨他沒有把我媽捧在手心上疼,但以他這種想東西是一條直線不會轉彎的理工男,也算是盡力了。

更何況,哥哥現在也是父親了。以前那個我吵著要他教我數學題,他叫我自己查字典的無情怪,現在面對自己的兒女⋯⋯大概也還是那個樣子。

身為父親,也不能失去自己啊。我認同。

2020年,北海道的family trip